“婚姻是现代社会最成功的商业,而最失败的幸福。”——亨利·米勒
“婚姻是一个制造海啸的机器。”——雨果
“婚姻是一种制度,是两个主体的共同生活和完全合一的机制,而不是单纯的感情容器。”——鲁迅
婚姻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家庭关系,是指两个人在道德、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的约定和规范下相互承诺,共同生活的一种关系。它是社会基本单位之一,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也可以拖垮一个家庭。下面我们将从文学家的角度,用他们对婚姻的评价来探究婚姻的真正面貌。
首先,亨利·米勒的评价非常简单但深刻。他认为,婚姻是以商业的形式出现的。这句话包含了一种很重要的启示,即婚姻没有纯粹的情感,它和商业一样是需要权衡利益、分配责任的。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更倾向于使用金钱、物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了对另一半的情感需要。此时,婚姻就成为了一种“生意”,又怎能期待真正的幸福呢?
其次,雨果的评价更加生动。他认为,婚姻是一个制造海啸的机器。这里的“海啸”形象地表达了婚姻中出现的风波、矛盾等。婚姻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它也是有缺点的。太过理想化的期望和现实的不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和分歧,最终导致婚姻的崩溃。然而,婚姻中的磨合和和谐,也会极大地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带来更多的幸福。婚姻不是海啸机器,而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经营的繁荣花园。
最后,鲁迅的评价则更加符合人们对婚姻的期望。他认为,婚姻是一种制度,是需要夫妻共同承担责任的。鲁迅的这句话是一种警示——婚姻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感情的满足,而忽略了责任和义务,那么这场婚姻注定是失败的。婚姻是夫妻互相扶持,相互促进,相互成就自己、成就对方的机制。只有应对生活和困难,才能使婚姻更加坚固,让幸福的将来更有保障。
结语:文学家们对婚姻的评价从各个角度描述了婚姻的真正面貌。把婚姻想象成只有甜蜜的感情似乎是不利于婚姻长期维持的,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婚姻,并且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互助、同行。最后,希望大家在走进婚姻的道路时,能够听从文学家的慨叹,珍惜和自己相处一生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