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婚姻中房屋的性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婚姻中房屋的性质不仅关系到财产的归属,还和夫妻关系和家庭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房屋在婚姻中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指婚后双方一起买房或者一方购买房屋,但资金来源是夫妻共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均享有房屋的所有权,包括出售、转让、租赁等权利。
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应该共同维护房屋的权益,如支付房屋的贷款、维修等费用。此外,如果双方感情变质,离婚后的财产分割中,共同所有的房屋应该平分。
二、一方所有
在婚姻中,一方购买房屋而来源为个人财产且没有写入夫妻共同所有的,就是一方所有的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另一方没有权利对该房屋进行支配,包括出售、转让、租赁等都需要得到该方的同意。
但是,夫妻共同居住并对房屋进行改善,如装修、维修等,都是双方共同负担,改善的财产权属于共同所有。
离婚后,如果房屋属于一方所有,则不计入共同财产,离婚后该方可独自占有该房屋。而如果该房屋贷款尚未还清,则房屋的贷款也应由该方一人承担。
三、分割共有
分割共有的房屋指婚前或婚后双方共同购买了房屋,但资金来源并非夫妻共同财产。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各自拥有房屋的一定份额,一般按照各自投入的资金比例来分配。
当夫妻财产分割时,如果分割共有的房屋属于双方,除非协商一致,一般是由一方买断对方的份额。而如果房屋有贷款,则所欠贷款也应按照各自共有份额的比例分配。
四、婚前财产
婚前财产指在结婚前一方就已经购买的房屋。在离婚时,婚前财产不计入共同财产的范畴内,也不参与财产分割。当然,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如果对婚前的房屋进行了投资改善,在离婚时,改善部分的财产将会被计入共同财产中。
综上所述,在婚姻中房屋的性质有夫妻共同所有、一方所有、分割共有和婚前财产。不同的房屋性质对夫妻财产、离婚财产分配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夫妻应当在买房前咨询律师,规避法律风险,确保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