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实婚姻受法律保护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传统的婚姻观念,即依据民法规定,只有在举行婚姻登记、取得婚姻证书后的婚姻才被法律认可,而非正式登记婚姻,我们则把它称为“事实婚姻”。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一些情感纠葛、财产分配等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因此,事实婚姻的保护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最近,我国法律出台了一系列对事实婚姻的保护措施,在配偶基本权利、财产分配、离婚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进一步保护了事实婚姻的合法权益。首先,在婚姻财产方面,法律明确规定,事实婚姻的财产一般按照共同财产处理,这就意味着双方在离婚时所拥有的共同财产将要进行公正的分配。其次,在离婚方面,我国民法总则对事实夫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具备婚姻事实的夫妻双方其一提出离婚要求的,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且这种离婚是合法的,离婚后的财产分配也应该公正进行。再次,在医疗保险等方面,长期异地分居的婚姻伴侣可以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这也算是对事实婚姻的一次有力保护。
那么,为什么事实婚姻需要这样的保护呢?首先,事实婚姻在现代社会中不再是个例,相对于传统婚姻,事实婚姻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选择。其次,事实婚姻的实际情况也和正式婚姻差别不大,比如几年或十年的相处时间、共同生活经历以及共同建立的家庭,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被认可的。
不过,话虽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对事实婚姻的保护措施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因为,在某些方面,事实婚姻与正式婚姻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法律上,事实婚姻双方依然不能享有婚姻所属的全部权益,比如抚养权、收养权等。同时,在公共领域的保障上,事实婚姻也仍存在较大的漏洞,比如某些单位并不认可事实婚姻,这就会影响到夫妻在公共事务和权益上的互相调整。
综上所述,事实婚姻受到了法律保护是一个好的开始,这既为无证婚姻创造了法律界定,也给双方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社会大众更了解婚姻的本质提供了一次机会。然而,事实婚姻的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完善其法律地位和权益保障,才能更好地维护青年男女的婚姻权利,并倡导道德高尚的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