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婚姻不再像以前那样坚不可摧,很多夫妻都会因为一些原因而选择离婚,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离婚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很多人常常忽略了调解离婚的重要性。调解离婚是指在离婚程序中,通过律师或调解员的帮助,让夫妻在分财产、抚养子女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最终达成离婚协议。那么,以撤销婚姻可以调解离婚吗?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撤销婚姻,是指对现有婚姻状态、婚姻关系或婚姻行为进行撤销、废止或禁止的法律程序。在我国婚姻法中,婚姻可以被法院“撤销”的情况包括:结婚时双方一方系已婚;系假结婚;系恶意隐瞒重要事实;系未达到婚龄。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可以透过法律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然而,撤销婚姻与婚姻的解除是不同的。后者是指已经登记注册的婚姻关系全部断开,但是因为婚姻的存在,产生了很多法律关系,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这些问题仍需要通过调解程序来解决。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解离婚呢?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分居一年以上的,或者感情破裂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离婚,即签订离婚协议;但是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无法自行起诉离婚,就需要通过调解程序来解决。此时,调解员可以听取双方的意见,了解双方的要求,并帮助双方协商解决产生的争议。调解员会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使离婚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签署离婚协议。离婚协议生效后,离婚双方就可以正式离婚。
撤销婚姻与调解离婚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呢?撤销婚姻和调解离婚最基本的联系是,它们都是解决婚姻问题的法律程序。但是,撤销婚姻主要针对的是婚姻本身的问题,而调解离婚是解决婚姻后续的问题。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撤销婚姻来解决有关婚姻本身的问题,如婚姻证件的使用、婚姻关系的存续等问题。而在调解离婚过程中,夫妻需要解决的则是已经婚姻造成的问题,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撤销婚姻是结束婚姻,而调解离婚则是协商离婚。
到底以撤销婚姻可以调解离婚吗?答案是肯定的。撤销婚姻后,离婚双方所产生的争议和分歧并不会随之消失,仍然需要通过调解程序来解决,因此调解离婚是解决离婚后续问题的常用方法。调解离婚可以避免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恶化,也可以减少孩子的伤害,同时减少了司法纠纷的发生,减轻了法院的处理负担。
总之,以撤销婚姻可以调解离婚,这也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解决婚姻问题的综合性考虑。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离婚中选择调解还是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双方的意愿。但是,不管选择哪种方式,双方都应该尽力避免情绪化的争吵,保持理性并通过婚姻问题解决专业机构的帮助,尽快解决争议,达成一致,以便顺利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