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看法,婚姻看法比如有那些
14212024-02-05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传统婚姻观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传统婚姻观以及传统婚姻观和现代婚姻观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有的有钱人,反而不追求时尚,只讲究一个踏实
中国的女性大部分还是很传统的,尤其是对待家庭,在她们的思想里,结婚的女人一切都以家庭为主,有的甚至辞去高薪的工作,主动去做一个家庭主妇,为了孩子,为了老公,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自己喜欢的东西,大部分女人都可以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成全一个家庭的幸福。
中国步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人的婚姻文化也遇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崇尚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在腾讯网《今日话题》:中国离婚率激增原因何在?一文中说到,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离婚对数同比增加27.7万对,离婚率将再创新高。中国近年离婚人数激增,“中国人不愿离婚”的传统似乎一去不复返。这一转变究竟有多大?又因何发生呢?面对如今中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这不仅引起了中老年人的的恐慌,也引发了青少年的恐婚现象。这都迫使学界反观历史,进行反思,是西方文化糟粕的入侵,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有问题。腾讯网的编辑认为稳定的婚姻是人生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基础,这种认识并不过时。这也能反映出中国人对待婚姻的普遍态度,就像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所提到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推断社会起源于一夫一妻为基本的家庭,由此互相联结,成为更大的组织。【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2】在中国人的思维中男女婚姻是社会的源头,而这一认识一直影响到现代社会,就像俗语讲,“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离”等。中国比比皆是为了孩子而隐忍不离婚的家庭和为了面子宁可承受家庭暴力“家丑不可外扬”的现象。而这种潜在的准离婚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存在多少,我没有找到有关调查资料,相信准离婚家庭的大量存在是中国离婚率激增的直接原因。而准离婚家庭的离婚欲求来自于何?这才应该是社会学家们去探讨的话题。这里要强调一下,制度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大量的假离婚现象,这不是本文的论述内容,故略去不提。学生不才,大胆猜测一下准离婚家庭存在的原因。第一,法律意识问题,家庭暴力中受暴者法律意识薄弱,不敢离婚;第二,孩子中心主义问题,夫妻双方皆不愿再在一起生活,但又以孩子为家庭的中心,孩子“高考后”打算离婚;第三,经济问题,夫妻中一方财力不足,担心离婚后没有生存能力(婚前财产进行公证等原因);第四,面子问题,“家丑不可外扬”;第五,父权问题,父权是代指一切长辈逼迫,以种种强制手段不让离婚,等。这里除了第三点(经济问题)之外,几乎都属于传统文化遗留问题,技术手段的进步没有带来思维方法的进步,反而使传统文化制约了人追求幸福的可能性。在导致家庭离异的原因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组成家庭。伴随着离婚率激增还有逼婚现象,中国的未婚男女青年根据地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到了一定年龄都面对着爹妈、七大姑、八大姨、三舅姥姥等人的逼迫,我国现在的“疯狂”相亲现象也来自于一种年龄歧视。袁孝冲在《余姚日报》上写道,“到了近代,虽然人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了自主权,但由于传统的相亲习俗影响,男女之间的沟通多少还是要靠媒人从中周旋。而即使由媒人安排约会,双方见面时也仍会手遮羞脸面火红,心撞酥胸怀忐忑,因为他们都把婚姻看作是人生头等大事,一旦相亲成功,双方都不会轻易说分开,因为在当时多恋、离异、未婚先孕是为人之所不齿的。但是,看今朝的相亲,已被现代的价值观、婚姻观和社会心理变迁注入了娱乐、商业等元素。相亲更多地成为了一场秀,成为了年轻人社交的一种主要方式。伴随着这样的开放自由式相亲,试婚、早婚、闪婚、离婚、多婚、玩婚、乱婚的社会现象纷至沓来。为此,笔者希望年轻的朋友们把相亲当作一件严肃、重大的事情去对待,端正心态、真诚投入。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多关注如今相亲的蜕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姻观。”作者对相亲问题的结论,学生不敢苟同,学生认为这一切现象都是来自“责任感缺失”,这个责任感是狭义的责任,是仅仅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我国青年大多缺少这种“现代”责任感,面对社会中的种种糟粕习俗,年轻人往往选取“从了”,而不是选取“追求幸福”。这里只谈组成家庭的问题,在没有做好组建家庭的准备时,草草完婚只是为了给父母一个交待,同时还要加上一个高尚的标签“孝顺”,这是极大的不负责,这也暗藏了极大的离婚可能性。双方做好了准备组建家庭,尚且不能保证永不离婚……组成家庭被视为理所当的理由无非是两方面,第一,家庭是社会和谐的保证;第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前文《易经》中理所当然的“天理”。家庭,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而这一单元是何时出现的?如何产生的?是真的不可或缺的么?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提到,“罗伯特?洛维所著的《初民社会》说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男女性交和结婚,并非一事。当期少年时,男女之间,早已发生性的关系,然常是过着浪漫的生活,并不专于一人。到是年事较长,性欲较淡,彼此皆欲安居时,才择定配偶,相与同居……男女同居,乃为两性间的分工互助,实与性欲无甚关系。”【1】家庭便是一种制度化的同居,是源于经济分工互助,而非理所当然之“天理”。这种分工互助和维系社会和谐有直接的关系。吕先生将古代婚姻制度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掠夺婚,服务婚,辈行婚,同姓不婚,以及内婚和外婚。【1】在掠夺婚、服务婚时期,婚姻制度是纯粹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在人类自我保存的欲求促使下,人类出现了婚姻家庭,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保存。回归如今社会,自我保存已不需要以家庭为基础了,家庭婚姻也就并非理所当然了。这并不是要说取消家庭婚姻的存在,而是强调组建家庭与否是个人选取,社会应当给予包容之态度,而非一棍打死,非此即彼,社会的和谐来自于理解包容,而非强权压制,道德大棒。前文提到准离婚家庭存在的原因,除了第三点(经济问题)之外,几乎都属于传统文化遗留问题,技术手段的进步没有带来思维方法的进步,反而使传统文化制约了人追求幸福的可能性,我们一一进行分析。法律,来自于西方的契约文化,即社群的组建应当需要规则,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自于个体的权力转让,这种转让来自于一种社会契约,即相互约定,一经制定不容反悔。这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我国自古有律法,律法是统治者制定,统治者执行,这中间缺少了个体的权力转让环节,这也就是我国传统“打江山坐江山”思维的源头,即强权压倒一切。中国城镇化的节奏逐渐加快,而中国人还远远没有城镇化,其中的距离需要长期的教育去弥补。孩子中心主义,一是来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维,二是来自“父权家族”文化的遗留问题。成龙成风的标准,即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曾引发过社会大讨论,现在依然在争论中,我们不从成功与否着手,而是要强调文化遗留问题。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给予孩子生理心理的需要,将孩子养育**,使其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生根,这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但这个义务来自于何?来自于父母双方将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孩子没有生存能力,父母就应该养育孩子。但孩子怎么样去育,这就催生了现代孩童教育领域的发展。父母将一个人带到了这个世界,当然就要将这个人养育**,而不是“皇帝”“公主”。离异家庭的孩子受到的伤害多是来自社会,而非家庭,离异不代表孩子失去了父爱或母爱,而是社会歧视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内心。在秉持孩子中心主义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多少人格会不健全,存在种种问题,孩子成年后责任感的缺失也会导致生活不顺,事业不顺,家庭不和睦。由此恶性循环。父权问题带来的影响更大,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中,个人的发展成为了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头上压着父权的大山,个人无法自由发展,也无法做出自己的选取,当然也就不用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责任感的缺失是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危机,想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责任感是重中之重。传统文化的延续应该是点而不是面,在传统文化(狭义)的体系下,无法实现现代化转型,也无法复兴中华民族。这些只是浅薄的想法,没有经过严密地论证,也未查阅众多资料,只能说是读书有感而已。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