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思想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封建传统逐渐淡化,女性权利逐渐得到尊重,然而在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仍然存在着严格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在这个地区,喜欢或不喜欢对方并不是选择配偶的重要因素,而是以一系列的民族习俗和仪式为依据,使凉山彝族女孩的婚姻状况备受关注。
凉山彝族女孩的婚姻看重的是祖先的婚姻习俗,她们被家族的利益所牵连,往往要接受父母或家族的包办婚姻,并在婚姻后必须遵守各种规定。在凉山彝族地区,几乎所有的彝族女孩都必须在16岁左右结婚,而且大多数都是父母或长辈安排好的对象。孝顺是凉山彝族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也是凉山彝族女孩的婚姻观念。在她们的世界里,父母和家族的意志比自己和爱情更重要,这种现象使得很多凉山彝族女孩不得不为了家庭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幸福。
婚前要经过“对婚”和“对月”两个重要环节。对婚是迎娶典礼的一部分,是民俗婚礼中最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对婚是指新郎在新娘家中“摸肩搭背”并商谈退役关于婚姻的诸多细节。在这一环节中,新郎将向新娘家族的长辈献上礼品,表示娶妻的诚挚心意,并询问家族的意愿和条件。如果家族长辈允许,新郎将会得到新娘的同意和父亲的诺言。对月即彝族民间习惯以月令结缘,依月令选择结亲日期和婚礼仪式等,新娘家在结娃父母必须摆出佳肴佳酿招待新人,在嘉宾无人对新娘家天神厅上嫁后一位老居民将新让新人在家前住上3氵,领取拜堂仪式结束。
凉山彝族地区的宗教信仰也严重影响着女孩的婚姻状况。根据彝族传统,女孩们必须要嫁给彝族的男性,不然就会被视为不忠不孝的女儿,受到家庭的唾弃和社会的排斥。在宗教上,凉山彝族人信仰的主要是白山黑水的神灵,如果不遵守民族的传统,就会招致神的惩罚,因此凉山彝族女孩在选择配偶时,必须要符合彝族特定的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和尊重祖先的遗志,两个家族在婚礼结束后将互相来往。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日新月异,但凉山彝族女孩的婚姻状况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独特的宗教信仰也限制了她们的选择,但是这些传统习俗在凉山彝族地区依然遵循着,作为一段坚实的婚姻,彝族女孩也在这些传统习俗中寻找到一份稳定和幸福。我们应当尊重彝族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同时也应当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只有在平等、自由和幸福的前提下,我们的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文明和进步。